今天是:

学院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
践行岐黄匠心,开启劳育之行——“一站式”社区劳动实践教育系列活动圆满落幕

发布日期:2025-08-06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七月躬行,劳作树人。以“践行岐黄匠心,开启劳育之行”为主题的“一站式”社区劳动实践教育系列活动顺利开展并圆满收官。此次活动由学生处主办,中西医结合学院承办,通过三大特色模块将中医药文化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,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岐黄精神,提升劳动素养与专业认知。

一、岐黄本草・校园绿境:花海中的实践成长课堂

昔日播下的向日葵籽,在七月骄阳下绽放成绚烂花海,同学们化身“本草守护者”,分组开展养护工作。有的蹲身拔除杂草,有的按照说明书配比精准施肥,有的专注填写《向日葵生长日志》,记录花盘直径的蜕变轨迹。从初春播种到七月花期养护,同学们在亲手照料中见证了“种子破土—茎叶生长—花盘绽放”的完整历程,不仅掌握了植物养护技巧,更在劳动中体会到“顺应时节、精心呵护”的中医养生理念,将劳动意识与生态智慧融入日常实践。

二、药膳风华・舌尖岐黄:镜头下的药食同源智慧

暑期厨房变身“移动实践课堂”,当黄芪入汤、枸杞入粥的过程被镜头捕捉,当“补气”“滋阴”的功效解说融入翻炒炖煮的烟火气,原本抽象的中医理论便从典籍中走出,融入三餐四季的生活智慧。

24级中西医临床医学1班周钰椀在制作“五红补气养血汤”时,用镜头全程记录了从食材采买、清洗、处理到下锅烹饪的每一步,字幕中穿插“药食同源”传统理论:“红枣补气血、红豆健脾利湿、红皮花生养胃止血,三者与枸杞、红糖配伍,共奏益气养血之效”;24级中西医临床医学7班吴珺玮制作的百合牛奶绿豆羹,以鲜百合润肺止咳、绿豆清热解毒的功效为核心,搭配温润牛奶中和寒性,既保留了食材本味,又兼具清润温养之效。

三、废材妙手・医心环保:巧手中的医心环保理念

“变废为宝”的创意在七月绽放光彩,正如医者通过辨证施治让身体回归平衡,同学们的创意改造让闲置物品重获新生。大家收集奶茶袋、闲置旧衣服、塑料瓶等废弃物,经巧思妙手改造,成为承载医学元素的手工艺品。

24级中西医临床医学4班周宇星参考中医经络图制作的“中医经络人偶”,利用旧布拼接成人形轮廓,选取圆形纽扣模拟“穴位点”,用红黄绿等不同颜色区分经络系统,最后以彩线连接“穴位”,完整还原十二正经走向,生动体现了“经络贯通人体”核心逻辑;24级中西医临床医学5班李敏昱将饮料瓶改造成静心安神小夜灯,瓶内放入艾叶、沉香、夜交藤等具有安神功效的中药材,将其置于床头柜,在保证其美观性的同时,又能让药材香气缓慢释放,对于睡眠较浅者具有辅助安神作用,实现了“实用功能+中医理念+环保价值”的三重融合。

此次活动以劳动为纽带,串联起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实践育人,既强化了安中医学子的劳动技能,更深化了其对“大医精诚”专业精神与医德医风的理解,为培养“知行合一”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(邓思节/文 中西医结合学院/图 王红松/审核)